第 57 章(第2/3 页)
种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他们当地的藕种,一般分为两个品种,一种是野生的花开为粉色荷花的藕种,一种是当地人选择在自家荷塘种植的,花开为白色莲花的品种。
这两种不同品种的莲藕生长出来,它们的藕自然也不同。
他们河滩上的粉色藕种,属于野生藕种,也就是没有经过变异的老藕种,这种莲藕它外观发乌,藕形细长,淀粉含量高,适合煮着吃,或者做成藕粉。
他们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冬季洗藕粉,用的就是野生的红莲藕。
红莲藕中,又夹杂着一些白莲藕。
白莲藕的横切面较之红莲藕来说,多一些孔洞,它的藕身也更粗长一些,口感清甜脆嫩,像许明月用来做凉拌藕的藕,都是出自白莲藕。
红白莲藕,各有各的好处,红莲藕的好处就是,洗成藕粉,可以储存的时间更长,白莲藕的好处是产量更高。
其实当地人是不管什么红莲藕白莲藕的,能吃的莲藕,就是好莲藕。
但如果是灾年到来,要人工种植莲藕的话,老村长会选择种植更多的藕体更加肥硕粗大的白莲藕,以增加口粮。
如果要种植莲藕,这时候就要做准备了,不然等到了来年适合种莲藕的时节,藕种还没准备好的话,就会影响明年一整年的莲藕生长。
老村长说:“这事还要你多上心,那些灾民来挖莲藕,也要注意些,别让人把莲藕挖绝了,挖多少,种多少。”又说:“村里的伢子们没事干,把他们全部喊上采莲子去!”
其实每年的夏天,就是小孩子们撒欢的天堂,水里的莲子、菱角、芡实果子,水里数不尽的好吃的,早就被他们祸害了一茬又一茬。
莲藕、菱角、芡实本身就属于繁殖非常迅速的水生植物,今年因为水位下降,以前因为水深而不长莲藕、芡实、菱角的水域,也因为今年水位的下降,这些水生植物不停的向大河更深处蔓延求生存。
事情紧急,许大队长当天就把整个临河大队的小伢儿们全都叫上,用一艘艘小船拉到蒲河口农场,让小伢儿们帮忙采莲子。
和临河大队的河圩被这些小孩子们采了一轮又一轮不同,蒲河口这块,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全然处于野生的野蛮生长的状态,所有莲子都是没有被采摘过的,这群小孩子们,除了来自施、胡、万三个村子不会划船的小家伙们外,其余一个个年龄不大,全都是划船和游泳的好手,一个个撑着船,或者拿着桨左一下右一下,很快就摘了满满一小船的老莲子。
这个时节的莲子,它既够老,同时也没有干燥透,还是刚采摘的新鲜的老莲子,是最适合用来繁殖荷花,进而形成莲藕的。
真正已经老到里面的胚芽失去生命的莲子,其实是不能发芽的。
里面还有些能吃的皮还能剥开的莲子,这群小家伙们,就边摘边吃,或是剥开莲蓬,将自己的口袋装的满满当当。
施、胡、万三个村子的小孩子们,不敢往深水区去,就在靠岸边,晒的快干裂的河滩上摘莲子。
摘的莲子堆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船,再由大一点的小姑娘们,帮忙剥出来,把那些老的已经咬不动的失去活力的老莲子挑出来,留下那些未干燥透的老莲子,用剪刀剪开一点外壳,划着小船,往竹子河更深处去播撒。
采莲子这事过去不到三天,第一批灾民便被大货车拉到了水埠镇,又从水埠镇码头……也不叫码头,原本的码头因为水位的下降已经停泊不了船了,船现在都靠在了五百多米远的一个土墩边,这里原本是一片人工挖出来的深水养鱼区,现在却成了新的码头。
一艘又一艘的柴油船,将这些灾民送到蒲河口农场附近的河面上。
船上无数已经饿的饥肠辘辘,仿佛下一秒就能倒下的灾民,看到一望无际的残荷景象,眼里顿时爆发出生机,要不是他们很多人都不会游泳的话,恐怕会立刻跳进河中,去刨出泥底的莲藕啃食起来。
实际情况也差不多,这些人饿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在许大队长叫民兵小队的人,用一艘艘小船,把他们从大船上,拉到河滩上时,还没到表面已经晒的干燥的河滩,这些人就忍不住了,见下面水已经不深,一个个扑通跳下水,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脚并用,一边用脚踩,一边用手抠,很快在水底扒出一节被他们扯断的莲藕来,慌忙的在河水上,几下一摆,洗去表面的泥土,都不等洗干净,就大口大口的啃了起来。
后来他们自己回忆起这段往事,都用夸张的语气说:“我当时起码一口气吃了五斤!饿的手脚都没力气了,看到吃的就往嘴里送!”
“有些等不及的,藕杆子都被啃没了,才有了点力气扒藕。”
是的,扒。
手工扒!
因为大炼钢的事,临河大队除了日常用于生产的铁锹、铁犁、铁耙等农业用具,其余都被送到大炼钢炉里炼成了铁水,他们是没有多余的铁锹的,临河大队的铁锹,还要抓紧时间挖深水区,趁着竹子河现在还有水,得赶紧把深水区挖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