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寻仙私服 > 207、第 207 章

207、第 207 章(第4/10 页)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你别太嘴硬御赐第一女仵作他,又出现了[穿书]娇娘二嫁谬果[破镜重圆]含黛大明一家人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娇华(双重生)心动难眠念念勿忘奉御女官(清穿)饲蛇[女尊]被继兄阴湿觊觎后原配冰肌玉骨,随军后被宠上天变成路人甲后(女尊)六十年代大厂美人我靠线人系统在刑侦文里当热心市民恶人相爱相错大佬后我去随军了[七零]

她跑的还不是她出镇回家的方向,而是随便一个方向。

她那两个儿子见此情景,互相看看,也赶紧追过去了。

沐寒抬手把墙壁上的佩剑拔了出来,旁边的人也因此都看清楚了,那扎进泥石墙里的东西,戳进去的那一头确实几乎没有尖。

沐寒知道对门家的主人在里边看热闹,抬手敲了敲那门,门后的人不敢开,她也不管,放了粒金珠子在门边儿。

她回头,好像什么都没放在心上一样往须家院里走。

须家门里门外的几个人也全叫她这一手震住了。

“姐,你真出家去了啊。”须沐宝震惊过后,一时间竟只能想到这一句话。

沐寒无奈。

她不知道他现在是怎么相信的。

正如她也想不通,他之前是怎么不信的。

说张绣竹是个投亲的村姑的也是她。

只能说,好在张绣竹父亲死在流放路上的事情她没处打听,不然,想必又要编出许多没根据的闲话来恶心人。

果不其然,她和张绣竹没说几句话,就开始打听沐寒的事。

话里话外意思是要再给沐寒介绍个人家。

须沐宝在旁边脸色已经拉下来了,她那两个儿子坐立不安,但也不拦着母亲。

张绣竹答对滴水不漏,尤大娘子绕来绕去得不到结果,当下直说,说当初要说给沐寒的她远房侄儿现在还没成婚,现在沐寒也没成婚,当初沐寒走丢了亲事没成,现在回来依旧是男未婚女未嫁,可见是前世注定的缘分了。

须沐宝气乐了。

他还以为是尤大娘知道他姐回来了,所以不敢上门了呢。

当初讹诈须秀林的人里,那个酒馆学徒是河坝村的,也是刘家的姻亲,前头讹诈后头姓刘的尤大娘就撺掇须秀林卖女儿,说这里边没什么勾连,鬼都不信。

那鳏夫后来又买了个十岁大的童养媳放家里,那丫头小时候看着老实,实际精明厉害;十四五岁她就生了个女儿,鳏夫说那女娃娃是自己十岁儿子的,待鳏夫把她养到十八岁,又想把人再卖一次,一则是他儿子十三了,眼看要大了,得提前把人清了好正经说个儿媳妇,二则是想弄些钱回来。

孰料那“儿媳”在外头早有了相好,两个一伙偷了鳏夫一点银子几千个钱,私奔了。

也是一桩大家心照不宣的丑闻了。

他看尤大家的两个儿子跟死人一样不吭声,也不管脸面了,连声让查大娘子把尤大娘子请出去,顺带也要她两个儿子一起出去。

尤大娘子看雇来的仆妇真过来拉扯她,当即便开始撒泼,直说须沐寒这样的,在外面十几年,回来还清清白白哪个信,有人要就不错了。

她声音不小,这个话说中了在场所有须家男人的心病,须齐直接冲上去拖了她大儿子就往外拽。

——张绣竹刚刚已经瞪了须齐好几眼了。

刘家那儿子在沐寒第一次到须家来那天,在镇口看见过沐寒,当时便惊为天人。

但要没有须齐这不长脑子又年轻气盛的,说堂姑姑这番回来行为举止看着有多不一般,身上有多阔气,最大的灯点三年她一个人出钱,以此来挤兑凑过来打听想听到沐寒这些年过得不好的刘家人,估计也不会有今天这事情。

他是送沐寒去道观的人,他强要跟着沐寒也没赶他走,他是亲眼见证沐寒在道观里撒钱的。

须家只有他知道沐寒给道观额外加了五十两香油钱,万幸他听了沐寒的嘱咐,没把这个也说出去。

尤大娘被赶出去了都还在骂,声音还越骂越高,引来不少人围观,须家一时也拿她没办法,查大娘子倒想和她对骂,但又怕事情越闹越大,平白坏了须家宗族里女孩子的名声。

尤大娘的儿子们倒识趣,被人一赶,很自觉地就都出了须家,只是两个人依旧装聋子哑巴,不怎么劝解自己老娘。

尤大娘在须家院门外头几尺远站稳当了,正要继续发挥,就感觉耳边脸边有什么东西极飞速地划过去了,刮得她脸上一大片火辣辣地疼。

旁人只见一道黑影从门口站的几人中间窜出来,直直射向这撒泼的老妇,却又险险地擦着人的鬓边飞出去了,没真伤到人。

之后就是“笃”的一声与旁观众人的惊呼声。

那东西擦过老妇的脸颊,带走了老妇喋喋不休的大骂声后,钉进了老妇后面、须家对面那一家人的院墙里。

那东西钉得稳稳地,一丝不颤,看着是是支拄杖,但又有些短;可说是根深棕色的木棍吧,上面又有些繁琐的花纹。

尤大娘抬手捂着自己一边脸,颤颤巍巍地回头看,顿时被这光景吓到腿软。

一身黑色道袍的青年道姑从须家走出来,她面上没有一点能表达情绪的东西存在,眼神沉静幽冷:“你脑袋硬,还是院墙硬?”

她这样问那被吓住的老妇。

须家的人则认出,钉在墙上的东西,是须沐寒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挂在腰间的佩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平鉴野棠当我成为退婚流女配后[快穿]年代文里做极品七零姑奶奶每天都想活命洪炉点雪听爱(原名:于无声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