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第2/3 页)
!哼,难不成在县老爷眼前,你还能比一郎有脸?“又打击他,“你四五十岁的人了,连个秀才都没考得上,你好意思自称为读书人2我一郎不过是受你点恩惠,便早早中了秀才,
你当年可是得整个吴家托举,一家子人举着你,你都没考得中,可见你根本就是个没用的男人!"
姜氏所言之目的,就是为打击吴兆省。可今日她连连失利,不但没有能够打击得到跟前男人,反而是被他气得够呛。
而吴兆省则是进城来之前就一再的告诫了自己,不论她怎么对自己,他都不失望、不生气。他此来目的,就是为给她添堵,不让她好过的。
所以,以前她若说他没用,他必会动怒,并把这件事当真。
而现在,她的这些话,对他毫无影响。
甚至,吴兆省回击道:“当初大郎二郎同样的条件下读书,大郎都是秀才了,二郎还连个童生都不是。兄弟二人不过差两岁,资质却相距甚远。若非我大郎摔了腿,没了前程可奔,我会把所有心力都倾
注在二郎身上?二郎如今有的这一切,都是抢了他哥哥的。"
“那是你自己儿子不争气!是他没那个命!”姜氏竟笑起来。此时此刻,她对自己曾经的杰作可太满意了。时至今日,她都庆幸自己当初下手对付了吴大郎。若非他断了腿,她的儿子如今又怎会有这样的前景可奔?
可这个秘密没人会知道,事情已经过去四年了,之前不会有人怀疑,之后就更不会。
得意之余,姜氏又告诉他一件事:“你儿子进了城后,就忙着治腿了。这腿才治上,还没见好呢,他竞就等不及了,竞也要参加今年的秋闱。可你清怎么着?人巴巴跑去县学里,可县学里的老师们都将
他拒之门外。他以为,这还是四年前?他还那么的耀眼夺目,呼风唤雨吗?如今县学里,早不记得有他这个人了。就算记得,他一个废人,谁又把他放心上去呢?"
“哈哈哈!”这事可真是大快人心啊。越想起这事儿,姜氏心里就越是快活。
他吴大郎,如今在县学里,当真是个笑话了。
这件事,倒是刺激到了吴兆省。所以吴兆省这会儿双拳紧攥,捏得“咯吱咯吱”响。
他平生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彻底放弃自己儿子,而听了她的谗言,把精力和钱银都倾注在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之亲的人上。
也恨自己愚蠢,读了一辈子书,结果竟栽在了女人手上。
“我儿子不好过,你和你儿子也别想好过!”吴兆省已经想好,既进了城,选择了来掺和他们母子的生活,给他们添堵,他就必会把添堵进行到底。
吴兆省要在这宅子里住下,谁也不能赶了他走,吴二郎也不能。
所以,哪怕吴二郎心里很是愤怒,也是极力去克制住了自己脾气,并劝母亲也想得开些。
不要把目光拘泥在这些小事上,还是得以大局为重。
如今他秋闱在即,最重要的是名声。若继父为此闹去县学,对他名声也不好。
“他如今来城里住,倒也有个好处。他自己亲儿子都不养他,我一个养子却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他…传去县学,县学里的教谕们只会夸我赞我。换个角度想,这也是于我日后官声有利之事。”姜氏倒被儿子的这番话逗乐了,也暂时熄了心中怒火。
“可有他在,实在膈应。而且,他来者不善,之后还不知得给咱们母子添多少堵。”姜氏还是觉得自在潇洒的日子被打扰了,实在可恨,“那柳公子…不知心里怎么想的,竟真把他请进了城来。”吴二郎蹙眉,一时倒也猜不出舅兄心中所想。
舅兄这个人……心思和城府极深,为人也是八面玲珑,能说会道。
别看他年轻,但见过大世面。如今,柳家一应家业都是他在打理,柳老爷倒退居幕后去了。才二十出头的年纪,竟就开始掌家里生意,若无手段,怕也做不到。
那日,母亲撺掇着柳氏去甜水巷闹,听说后来是舅兄赶了去,为那叶氏解了围。所以不知,是不是那次之后,他心里对他们母子生了什么嫌隙。但那次后,他对自己也还如从前一样,并未看出什么变化来。
他的心思,实在难以琢磨。
“这柳公子不是他妹妹,不蠢笨。往后娘在他面前,说话、行事,还是得多顾虑一些的好。”吴二郎提醒。姜氏也有反省过,又听儿子这样说,她自然连声应是。
吴兆省安顿下来后,又去找了自己的一双儿女。
吴三郎很愿意跟着父亲,但吴心莲却以“要好好读书、做绣活”为由,拒绝了见父亲。
女儿的态度如此冷淡,吴兆省自然心里有些数了。
“你姐姐最近在做什么?”吴兆省问儿子。
吴三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告知,道:“大姐最近很努力,一直躲她自己屋子里,不是读书就是刺绣。听说,娘还要给她找个琴师教她弹琴。总之,她也不愿跟我玩儿了。”吴兆省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怕是想在这城里寻个好人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